当前地区:江西
【消化性溃疡】·实用技术 ·特色疗法 ·临床经验

兰索拉唑和克拉霉素联合呋喃唑酮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广西北流市石窝镇卫生院  黄雄

   【摘要】目的  观察使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PU)的治疗效果。方法  76例诊断为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进行治疗,分为胃溃疡(GU)25例和十二指肠溃疡(DU)51例。给予兰索拉唑30mg2/d;克拉霉素500mg2/d;呋喃唑酮100mg2/d;饭前服用,疗程2周。治疗结束后1个月和6个月接受胃镜检查和HP测定。结果  GU组中的22/25例、DU组中48/51HP根除,根除率92.10%,GU 组中24/25例、DU组中49/51例愈合,愈合有效率96.05%。在用药后1个月、6个月的随访中,HP根除者消化性溃疡的GU组中1/25例、DU组中3/51例复发,复发率5.26%,GU组中1/25例,DU组中4/51有副反应反生,副反应发生率6.57%。结论  使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治疗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可获得高质量愈合,具有疗效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高、复发率低、费用低、副作用少等优点,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消化性溃疡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呈世界性分布,胃镜检查发现率我国南方高于北方,发作具有季节性,在我们地方基层医院临床工作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在没有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前,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是我们基层医院所面对的一大难题:疗效差,病程长,反复发作,并发症多等。自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从人体胃黏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旋杆菌(HP)以来,发现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PU)发病的主要病因,并研发了大量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新药,通过抗HP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愈率大大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我院自2003 9月至20086月收集了76HP感染并消化性溃疡的患者,使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三联疗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1例,女35例;年龄2368岁,平均42.6 岁。其中十二指肠溃疡51例,胃溃疡25例。全部患者开始治疗后,每周门诊随诊,记录服药后症状有无变化,了解服药情况及副反应。

1.2  入选条件  ①有典型的消化性溃疡症状;②HP 阳性;③胃镜诊断为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④治疗前未经任何治疗;⑤不伴有消化道出血或幽门梗阻等并发症;⑥无青霉素过敏史;⑦无心肺肝肾和脑等器官功能衰竭。76例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列入本研究。

1.3  HP检测方法  每例患者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停药1个月、6个月时各做一次胃镜检查,阳性则确定患者有HP感染。

1.4  治疗方法  给予兰索拉唑30mg2 /d;克拉霉素500mg2/d;呋喃唑酮100mg2/d;饭前服用,疗程2周。

1.5  疗效判定  ①临床治愈:症状解除,溃疡愈合,胃镜下溃疡愈合或疤痕形成,HP 根除,停药 4 周,查HP转阴,半年后复查无复发;②治疗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胃镜下溃疡未愈合()HP 转阴;③治疗无效:经药物治疗2周,临床症状未全改善,胃镜下溃疡未愈,HP未转阴。

结果

    GU组中22/25例、DU组中48/51HP根除,根除率92.10%。GU组中24/25例、DU组中49/51例愈合,愈合有效率96.05%。在用药后1个月、6个月的随访中,HP根除者消化性溃疡的GU组中1/25例、DU组中3/51例复发,复发率5.26%。GU组中1/25例、DU组中4/51例有副反应发生,副反应发生率 6.57%,无无效病例。GU组中有1例用药4天后出现恶心、呕吐、胃部不适,停药后即消失。DU组中有1例用药3天后出现恶心、呕吐、口中异味等不适,停药后即消失;1例用药 7天后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经口服赛庚啶后症状消失;1例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尿黄,停药1周后症状消失;无严重不良反应。

讨论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对胃十二指肠黏膜有损害作用的侵袭因素与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去平衡的结果。消化性溃疡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疾病,常见的病因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酸和胃蛋白酶、非甾体抗炎药、遗传因素、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应激和心理因素等。消化性溃疡患者中,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为主要因素,HP感染率较高,排除抗生素、铋剂或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GU患者HP感染率为 90%~ 100%,DU患者HP感染率为 80%~90%,确认HP为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前,传统的单纯抑酸治疗消化性溃疡很难使溃疡愈合,或症状持续不得缓解,或反复发作,年复发率约 40%~70%。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确认HP为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后,根除HP后,消化性溃疡大部分得到痊愈,年复发率小于 5%,而且并发症少,但是HP根除不易,由于抗菌药物在胃内低 PH的环境中活性降低和不能穿透粘液层到达细菌,因此HP感染不易根除,单一药物根除率大约 20.0%,二联药物疗法根除率约50%,尚未达到临床要求;因耐药的HP必然使难治性消化性溃疡进一步增多,因此需将制酸药、抗菌药或起协同作用的胶体铋剂联合应用。选用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关键。第二届全国幽门螺旋杆菌专题研究专家组提出理想 HP根除标准应包括如下方面:①根除率超过 90%;②疗程以 715d为好;④依从性好,无严重副作用,耐药发生率低;④价格便宜。目前国内外主张三联药物疗法,特别是使用克拉霉素联合其他两种药物根除HP方面的临床报道比较多,根除率可以达 90%以上。

    我们选择了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治疗,结果表明HP根除率达92.10%,溃疡愈合总有效率达96.05%,与方献报道相符,且溃疡愈合率高,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

    兰索拉唑为一种导入氟元素的新型质子泵抑制剂,具有强大的抑酸作用,在酸性条件下得以活化,活化体与质子泵的H+-K+-ATP酶的疏基结合,抑制酶活性,从而抑制胃分泌,产生强大的抑酸作用,本品抑酸作用强且持续时间长,疗程短,炎症愈合的时间比 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明显快。克拉霉素为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酸性环境中稳定性效好,是对HP作用最强的药物之一。呋喃唑酮是一种硝基呋喃类化合物,在临床上应用已有50多年历史,早在HP被发现是消化性溃疡病因前,就已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抗HP作用强,疗效确切。HP 对呋喃唑酮的耐药效少,对HP边连续传代培养亦未出现耐药菌株且呋喃唑酮价格低廉,与兰索拉唑合用,既能达到很高的溃疡愈合率,又能明显提高HP根除率及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采用兰索拉唑、克拉霉素、呋喃唑酮组成三联疗法,具有腔内和全身药物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配伍方案,疗效较好,取得较好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高、疗程短、依从性好,临床副反应生率较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摘自《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10月第4卷第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