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地区:江西
【类风湿关节炎】·实用技术 ·特色疗法 ·临床经验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53例临床观察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芳 李晶晶

  【摘要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10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用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及小剂量强的松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评价关节肿胀压痛数,采用VAS评估病情的整体变化程度,检测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同时监测患者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结果:两组总体疗效(ACR50及ACR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轻微,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疗效,且相对安全。

  2010年6月至12月我院运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3例,取得较好疗效,并与52例单纯使用西药的患者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确诊的105例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中,男10例,女43例;病程0.6~11年,平均(3.9±3.8)年。对照组52例中,男11例,女42例;病程0.5~11年,平均(4.1±3.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美国风湿病学会(ACR)1987年的RA分类诊断标准拟定:有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和压痛、晨僵≥30min;血沉(ESR)>30mm/h(女性)、>20mm/h(男性);关节功能Ⅱ~Ⅲ级。

1.3 排除标准 有严重心、肝肾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活动病变者,有过敏体质及药物过敏史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合并其它免疫系统疾病及使用免疫抑制剂相关禁忌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甲氨蝶呤10mg,每周1次;柳氮磺吡啶1g,2次/d,强的松5mg,1次/d。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60mg,2次/d。所有患者在服用甲氨蝶呤后第2天服用叶酸10mg,以拮抗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两组疗程均为12周。

3 疗效标准与结果

3.1 疗效标准 按照ACR对RA改善的基本定义拟定:患者关节肿胀及触痛的个数有20%的改善以及下列5项参数中至少3项有20的改善:(1)患者对疼痛的自我评价(VAS)(2)患者对目前疾病总体状况的自我评价(VAS)(3)医生对患者疾病总体状况的评分(VAS)(4)健康评估问卷(HAQ)(5)急性期反应物(ESR、CRP)ACR50、ACR70采用同样的标准分别定义为50及70的提高。

3.2 两组治疗前各观察指标的比较 在治疗前对以下指标进行评价:(1)握力测定:将血压计袖带充气到2.67kPa(20mmHg),然后患者待测握力的手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用最大的力握3次,记录所达到的数值,平均计算双手握力,以千帕(kPa)为单位。(2)晨僵持续时间:晨起关节僵硬经活动后消失的时间,按小时计算。(3)肿胀关节数:将所有关节分为肿胀和非肿胀两类。(4)压痛关节数:关节计数应该通过对压痛的不同方面进行评分而获得,然后把各种类型的压痛区分成简单的压痛和非压痛两类。(5)患者的综合评估:患者对关节炎病情的综合评价。用水平视觉模拟尺度法(VAS)(通常10cm)评估患者目前的疾病活动情况。(6)医生的综合评估。(7)医生对疾病活动性的综合评价:医生利用水平视觉模拟尺度法(通常10cm)评估患者目前的疾病活动情况。(8)急性时相指标:魏氏法测定的ESR或C反应蛋白(CRP)水平。(9)类风湿因子测定(RF)(见表1)

1 两组治疗前观察指标比较

组别

晨僵(h)

握力(kPa)

肿胀关节数(个)

压痛关节数(cm)

患者VAS(cm)

医生VAS(cm)

ESR(mm/h)

CRP(mg/L)

RF(Iu/ml)

治疗组

5.3±0.8

6.8±0.8

16.5±5.8

17.8±6.9

7.6±1.9

8.0±1.3

63.0±8.1

25.8±3.9

380.7±94.7

对照组

4.9±0.9

6.5±0.9

15.7±6.8

18.8±6.0

8.0±1.1

7.8±1.4

56.8±3.7

23.5±4.4

368.3±91.7

  注:治疗前两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3 不良反应监测每个月查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且记录药物不良反应。

3.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

3.5 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2 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ACR20

ACR20

ACR50

ACR70

ACR70

6周

12周

6周

12周

6周

12周

6周

12周

6周

12周

治疗组

53

6

5

19

10

16

23

9

13

2

3

对照组

52

17

14

26

23

5

9

3

5

2

2

  注:在疗程第6周、第12周,两组总体疗效(ACR50及ACR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

3.6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皮疹2例,经抗过敏治疗后消失,轻度月经紊乱1例,不良反应共3例,占5.6;对照组胃肠道反应2例,2例白细胞减少,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共4例,占7.6。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类风湿关节炎(RA)是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目前尚无特效根治药,常规治疗药物包括抗风湿药(DMARDs)、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GCs)、生物制剂和具有镇痛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制剂。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的有效成分为盐酸清藤碱,是从中药清风藤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实验研究表明:正清风痛宁可选择性抑制环氧化酶-2(COX-2)的活性,可抑制核因子-kB(NF-kB)介导的炎性反应,还可抑制一氧化氮合成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合成,同时还可通过下调突变型P53,抑制滑膜细胞增生和诱导滑膜细胞凋亡,从而抑制滑膜增殖和滑液分泌,下调IL-6、IL-8基因的表达,阻断滑膜炎的进程。由于可诱导PGE2的产生,改善胃肠道及肾小球的血液循环,因而没有NSAIDs的不良反应。

  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最新治疗,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提出了其治疗的主要手段仍是应用DMARDs药,甲氨蝶呤仍是首选药物,并且认为低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两种以上的DMARDs在初期的短期治疗期间,有益于控制病情。

  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性RA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轻微。总之,正清风痛宁发挥了中医天然药物的优势,且有镇痛、镇静、消肿、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作用,联合西药使用可明显提高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为RA患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摘自《中医药导报》20118月第17卷第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