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正值我国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为了致敬每一位“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医务工作者,中央宣传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了2025年“最美医生”名单,王玉凤、申小惠、尼玛拉毛等十名医务工作者入选。 在这些名单中,不乏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身影,是他们用双脚丈量每一寸阡陌,用技术与仁心守护基层万家安康,在平凡的岗位上,以不凡的担当,生动诠释“医者大善”的真谛。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事迹。
一、尼玛拉毛
扎根雪域高原20载
将“简陋平房”化作现代化卫生院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柯曲镇卫生院院长尼玛拉毛,是一名藏族女性医务工作者,曾获2020年度青海省三八红旗手标兵、2022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2024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并于2025年8月入选国家2025年“最美医生”。
尼玛拉毛自1996年起便扎根青海省果洛州医疗卫生事业,如今已风雨无阻坚守20载。2010年,她从甘德县人民医院主动请缨调至条件艰苦的柯曲镇卫生院,彼时,该院仅有简陋的平房,医疗设施设备极度不完善。调任后,尼玛拉毛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引进设备,建成了联通上海、北京多家大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并将柯曲镇卫生院逐步建设成了内含藏药浴中心、住院部等设施的现代化医院。2019年,医院年诊疗量突破6000人次。直至2023年,医院年门诊量已超过1万人次。
二、梁春荣
32载“大漠行医”
守护2000余村民健康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镇阿尔乡村卫生室村医梁春荣,作为一名来自上世纪的“赤脚医生”,自1993年行医以来便坚守科尔沁沙地腹地32载,守护了近2000名村民的健康。 面对当地“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的恶劣环境,梁春荣常年顶着风沙、冒着严寒酷暑,徒步、骑马或骑摩托奔波于大漠中,足迹覆盖全镇十几个村屯及内蒙古周边乡镇。只要村民需要,他随叫随到,多次因紧急出诊受伤仍旧无怨无悔。
他开出了“尽量别得病”“有病小钱治”“没钱也能治”三副“药”,为村民建立起了健康档案,专注慢病防治;创新研发50余种“硅砂中药”,利用本地沙子与中草药结合制成敷贴、足浴等疗法,并获得了十项专利,显著降低了村民的就医成本。行医以来,他为贫困患者免除医药费超10万元,家中7本泛黄的账本记录了600余张、总额20余万元的欠条,却从未主动讨债,用仁心兑现了“大医精诚”的承诺。其事迹荣获2023年“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辽宁好人·最美人物”“辽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被当地村民们誉为“大漠村医”和“健康守门人”。